10月31日訊,校園貸最新消息:莫讓校園騙局披上“校園貸”的外衣。“校園貸”是近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發(fā)展最迅猛的產(chǎn)品之一。只要你是在校學生,網(wǎng)上提交資料、通過審核、支付一定手續(xù)費,就能輕松申請信用貸款。這種貸款方式一方面是可以讓學生充分行使自己的“決策權(quán)”,另一方面又可以解決學生的“燃眉之急”,所以備受學生青睞。但是,近期卻有許多不法分子打著“校園貸”的幌子詐騙在校學生錢財,并致使很多學生上當受騙,影響十分惡劣,這就需要引起在校學生和有關(guān)部門的足夠重視,警惕那些披著“校園貸”外衣的校園騙局。那么究竟是什么讓在校學生成為了校園騙局的“易感人群”?

首先,在校學生獨立意識強,防范意識弱,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離開了家長的監(jiān)護,在校學生感到了空前的自由,尤其是剛剛成人,他們很希望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并以此來證明自己。但是由于還未完全踏入社會,缺少防范意識,所以不法分子稍加小利引誘,他們便很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其次,在校學生很容易偏聽偏信,相應(yīng)法律意識不強??v觀學生上當受騙的例子,很多都是被同學或是高年級的學長們給拉“下水”的。對學生來說,這些都屬于不設(shè)防人群,即便是簽合同、做擔保等這些需要簽署法律文書、承擔法律后果的行為,他們也會選擇相信熟人口中的“沒問題”,而不會去考慮自己行為會產(chǎn)生的法律效力。

第三,有關(guān)部門日常宣傳教育不到位。不得不承認,我國的教育還以學業(yè)教育為主,缺乏對學生加強自我保護的教育,這直接導致了學生相關(guān)知識的匱乏,所以也讓學生淪為了騙子們輕易得手的目標。

綜上所述,要想斬斷騙子們伸向校園的“黑手”,除了學生們自己提高警惕,增強辨識力外,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宣傳教育也不可少,畢竟防患于未然要比讓學生痛定思痛強得多,因為后者的代價未免太慘痛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