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近期發(fā)文稱,負債是把雙刃劍,運用合理可以提前滿足生活需求,運用不當可能給自己帶來沉重的負擔和巨大的心理壓力。

“大家要認識到,貸款終究是要還的,過度負債堆砌不出美好的未來?!?/p>

消金界注意到,此次提醒的背景是,9月初,人民銀行發(fā)布了《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調查分析報告(2021)》。

報告顯示,雖然總體上我國消費者在金融態(tài)度上的表現較好,但金融消費者的復利意識和貸款知識還存在不足,部分金融消費者要提高債務管理能力,減輕個人債務負擔。

34.80%的受訪者表示主要用于購置房產,23.47%的受訪者主要用來應付日常支出,11.94%的受訪者主要用于購買汽車,10.33%的受訪者主要用途是償還信用卡等個人債務。

也就是說,10.33%的貸款用來還貸款。這一比例不算高,但蘊含著一定的風險。

央行再次提醒理性消費

人民銀行發(fā)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調查分析報告(2021)》顯示,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養(yǎng)水平相對較低,存在消費方面缺乏理性,在借貸方面缺乏謹慎,在財務規(guī)劃方面缺乏技能的問題。

對于廣大的金融消費群體,央行提醒到:

(一)理性消費“三提醒”

三是有負債要謹慎消費。對于占用資金較大的耐用消費品,適當的負債既能提前滿足生活需要,也能減輕短期付款壓力,充分發(fā)揮金融的功能。28/36經驗法則告訴我們,如果金融消費者將房貸還款金額控制在收入的28%以內,或者將各類負債總和控制在收入的36%以內,一般不會有很大的債務壓力。因此,在考慮是否要借款時,金融消費者首先要考慮還款壓力,不妨給自己劃一條債務警戒線,將消費限定在合理范圍內。

(二)謹慎借貸“三要知”

數字普惠金融發(fā)展迅速,普通的金融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線上渠道快速獲得小額貸款。但是,大家要認識到,貸款終究是要還的,過度負債堆砌不出美好的未來。

一要知道沒有“免費”的貸款。針對不少平臺號稱的“放款快”“利息低”“XX天免費額度”等夸大其辭的營銷宣傳,金融消費者要保持高度警惕。要牢記貸款是要還的,貸款越多,時間越長,利息越多。同時,要特別注意利息的計算方式。人民銀行的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調查發(fā)現,人們對于單利有較為清晰的認識,但對復利仍缺乏足夠的意識。復利俗稱“利滾利”,其含義是未償還的利息要計入本金,作為下一期利息計算的基礎。因此,在貸款時不僅要看借貸本金,還要看借款期限和利息的計算方式。對金融消費者來說,不管計算方式如何變化,要記住“借款越多,時間越長,還款壓力越大”這一基本常識。

二要知道不還貸款要承擔后果。征信系統(tǒng)會客觀記錄金融消費者從放貸機構獲得的每筆貸款的存續(xù)狀況?!翱陀^記錄”意味著金融消費者要按時歸還貸款本金和利息,個人因自身債務管理不當導致違約的,會在系統(tǒng)里留下記錄,影響到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日后的業(yè)務往來,例如申請房貸、車貸、消費貸等個人貸款時可能會被拒絕。

三要知道“以貸養(yǎng)貸”行不通。收入水平和資產凈值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金融消費者的負債能力。在遇到還款困難時,以信用卡套現、從乙平臺借錢還甲平臺等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債務雪球越滾越大,直至資金鏈斷裂。因此,金融消費者事前要謹慎評估債務負擔能力,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來承擔和償還債務;事后亦不要企圖逃避債務,或通過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來解決債務問題。

(三)財務規(guī)劃“三要學”

一是要明確財務目標。人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財務目標,明確財務目標有助于系統(tǒng)性地安排消費、儲蓄、投資等相關事宜。例如,大學生在手機使用多年后想更換新手機,可以將其作為自己的短期財務目標,通過合理安排日常消費,逐步積累足夠的資金去實現目標,而不是急于尋求來路不明的線上貸款。

二是厘清資產負債。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對家庭財務的韌性是一次壓力測試。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大部分消費者在應對意外沖擊方面具有相對充足的儲備。但疫情的發(fā)生給金融消費者敲響了警鐘,有必要厘清家庭資產負債,做好儲蓄、家庭保障和長期投資方面的規(guī)劃,實現家庭資產的長期保值增值,才能更好地應對外部沖擊。

三是提前做好養(yǎng)老規(guī)劃。目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情,養(yǎng)老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金融消費者要把握生命周期的規(guī)律,提高對保險保障功能的認識,提前做好養(yǎng)老規(guī)劃,制定健康可持續(xù)的理財規(guī)劃并堅持下去,提升自身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報告:

10.33%的貸款用來還個人債務

據悉,消保局于2021年4月,第三次全面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問卷調查,8月份報告出爐。按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口徑,調查覆蓋全國 31 個省級行政單位和 333 個地級行政單位。

報告從金融知識、金融行為、金融態(tài)度和金融技能等四個方面,展現了最新的金融消費者基本情況,并從年齡、學歷、收入、職業(yè)、性別、城鄉(xiāng)、地區(qū)等不同維度進行了描述。

作為一份覆蓋面廣泛的調查,在金融消費者行為方面,報告可以為消費金融從業(yè)者提供一個很好的參照系。

報告顯示,總體上,我國消費者在金融態(tài)度上的表現較好,在金融行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體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基礎金融知識水平。

貸款方面,金融消費者的復利意識和貸款知識還存在不足,部分金融消費者要提高債務管理能力,減輕個人債務負擔。

整體上,18.33%的受訪者最近兩年內發(fā)生過貸款行為。從年齡維度看,50 歲以下群體是貸款的主要群體。

在貸款期限影響方面,68.62%的受訪者知道貸款期限越長,還款利息越多,每月還款額越少,與 2019 年相比,提高12.64個百分點。

在還款方式的理解方面,56.99%的受訪者知道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的區(qū)別,與2019年相比,提高了7.81個百分點。

在貸款使用方面,有貸款行為的受訪者主要用于購置房產和日常消費。34.80%的受訪者表示主要用于購置房產,23.47%的受訪者主要用來應付日常支出,11.94%的受訪者主要用于購買汽車,10.33%的受訪者主要用途是償還信用卡等個人債務。

在債務負擔方面,在有貸款的消費者中,58.97%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債務負擔較輕,33.72%表示負擔較重,7.31%表示負擔非常重。

整體上,我國消費者對負債消費持有謹慎的態(tài)度。41.90%的受訪者在購買汽車等大件商品時傾向于全款支付,34.54%會選擇部分貸款,23.57%會按最低首付支付,將貸款額度用足

值得注意的是,與2019年相比,金融消費者信用卡還款行為顯著改善,全額還款的比例提高了8.20個百分點,最低還款額或還款能力不足的比例下降了2.81個百分點。這對信用卡業(yè)務來說,顯然是個利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