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治非法集資亂象,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擴大,成為今年兩會期間眾多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在提交政協(xié)的《關于加大非法集資防范處置工作力度的提案》中指出,非法集資活動在高壓打擊態(tài)勢下仍屢禁不止,還呈現出了一些新特征新問題,因此進一步加大防范處置工作力度就顯得尤為必要。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孫兆奇建議,為了更好防范和化解非法集資,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完善金融領域的法律體系建設,切實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期相關部門正醞釀一系列遏制非法集資的監(jiān)管措施,包括銀監(jiān)會正在制定的《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目前,《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已經完成向各省級政府部門征求意見,并提交給國務院法制辦。近期法制辦再度普遍征求各地方政府和部委意見,積極推動這項法規(guī)盡早出臺。

在多位金融業(yè)內人士看來,非法集資等民間借貸行為長期游離在金融監(jiān)管框架之外,未來相關部門除了加強政策監(jiān)管,還需要雙管旗下,一是從源頭抓起,對各類民間借貸機構采取依法審批與規(guī)范準入,對經營不規(guī)范的堅決取締;二是從嚴查處非法集資機構及相關負責人,對民間借貸合規(guī)操作起到足夠警示作用。

堅持“打早、打小、打苗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部分遭遇損失的投資者呼吁相關部門增加處罰力度,比如對已跑路的機構以金融詐騙罪進行立案,而不是非法集資罪。

“有的投資者認為自己是受騙者。因為這些涉嫌非法集資的民間機構并沒有將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項目,而是用于個人揮霍或其他用途,由此形成欺詐行為。”一位長期從事非法集資案件查處的地方經偵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他分析說,詐騙罪立案需要詳盡的證據鏈,包括這些民間機構負責人在主觀層面存在欺詐投資者的動機,在實際操作層面虛構大量高收益實體經濟投資項目等行為,要找出這些證據鏈,需要相當長時間的調查。

不少涉嫌非法集資的機構擅于自我包裝,打著金融創(chuàng)新的旗號,迎合公眾對財富保值增值的迫切需求,創(chuàng)造形形色色的所謂理財產品,將非法集資“演變”為委托投資理財行為。另一方面,涉嫌非法集資的機構負責人并不承認存在欺詐行為,認為資金鏈斷裂主要是經營不善與項目投資失敗。這都導致按金融詐騙罪定案取證困難。

“目前我們的做法是,先以非法集資罪立案,再通過調查確定其是否存在詐騙行為。”上述經偵人士表示。

李國華在上述提案中認為,這更需要相關部門對民間金融機構進行排查清理,比如重點加強對P2P網貸公司、投資咨詢公司、貸款中介公司、理財公司、房地產公司、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容易涉嫌非法集資行為的機構類型進行排查,堅持“打早、打小、打苗頭”,才能有效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

早期預警機制效果打折扣

多位參與非法集資案件處理的地方金融辦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他們所在的地方政府對非法集資行為設立舉報獎勵機制,一經查實,投資者將獲得相應獎勵。

“但舉報獎勵機制運作一年多,參與舉報的投資者并不多,而且很多投資者所舉報的民間金融機構,要么已經人去樓空,要么已經發(fā)出兌付違約通知。難以實現在非法集資機構早期發(fā)展階段就進行有效查處。”一位地方金融辦人士坦言。不少民間金融機構還擅于利用明星效應、虛設公司股東背景等方式獲得投資人信任,也令早期預警機制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有金融業(yè)內人士分析,早期預警機制難以取得預期效果,有兩個因素:一是部分投資者嘗到高回報甜頭后,對機構是否合規(guī)操作“視而不見”;二是少數投資者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即便機構存在非法集資隱患,自己也不可能成為最后買單者。

正如銀監(jiān)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3月2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指出,非法集資實質是一個“由愛生恨,始亂終棄”的過程,前期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就像一個少女愛上了一個沒有暴露的騙子,所以很少有人舉報。此時若家長出來干預,反而會被認為是棒打鴛鴦,但隨著騙局被揭開,她一旦失足,又追悔莫及。因此如何在相愛階段能揭示他的騙子行為,某種程度決定非法集資案件能否被早期發(fā)現處理,最大限度減少投資者財富損失。

“非法集資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民間金融機構想盡辦法對所謂理財產品進行包裝,以突出高收益與剛性兌付的賣點。若投資者能破除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慣有思維,樹立風險自擔意識,對這類所謂理財產品提高警惕,非法集資行為自然沒有生存發(fā)展的土壤。”上述經偵人士強調。(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