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肖世清 每經編輯:廖丹


3月21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的LPR報價: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6%,兩項貸款利率均同上一期保持一致。


本月15日,央行超額續(xù)做2000億元MLF,中標利率為2.85%,與上一期持平。彼時,多位市場分析人士就曾表示,MLF利率作為LPR的參考基礎,政策利率未下調,預示著本月LPR報價大概率保持不變。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年初以來銀行持續(xù)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本月未進行降準、降息的情況下,銀行受資金成本約束,點差壓降未能達到導致LPR下降的最小5BP步長。


溫彬稱,未來,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xù)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發(fā)揮總量和結構性政策功能,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jié)。降息和降準仍然具有空間,預計貨幣政策將堅持以我為主、主動作為,根據形勢變化和實體經濟所需,適時實施降息、降準等對穩(wěn)增長有利的政策,同時應對好各種風險沖擊,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



兩項貸款利率連續(xù)兩月維持不變

3月LPR報價未變,1年期LPR持平于3.7%,5年期以上LPR持平于4.6%,兩項貸款利率自今年1月下降之后,連續(xù)第二個月保持不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央行發(fā)布2月份金融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月末M2同比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至9.2%。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3萬億元,同比少增1258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減少459億元,企業(yè)中長期貸款增加5052億元,同比少增5948億元。


由于社融、新增信貸數(shù)據不及預期,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市場對人民銀行進一步降準、降息預期有所升溫。


對于降息預期落空,溫彬認為:“LPR構成的MLF利率和加點均未滿足下降條件。3月15日,央行等額操作100億元逆回購和超額續(xù)做2000億元MLF,中標利率分別為2.1%和2.85%,與此前持平。政策利率未下調,預示著本月LPR報價大概率保持不變?!?/p>

“另外,年初以來銀行持續(xù)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本月未進行降準、降息的情況下,銀行受資金成本約束,點差壓降未能達到導致LPR下降的最小5BP步長?!睖乇蚍Q。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LPR利率保持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一方面,1-2月金融數(shù)據合并看,實體經濟融資并不弱,貨幣環(huán)境保持適度,央行保持定力,預計需要等待數(shù)據進一步指引;另一方面,本月作為LPR利率錨的MLF利率維持不變。


溫彬認為,LPR報價持平,體現(xiàn)了貨幣政策堅持穩(wěn)健中性,保持戰(zhàn)略定力。央行通過逆回購+MLF的組合,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但2月新增信貸和社融不及預期,反映出有效需求仍然偏弱,經濟走勢需進一步確認,政策支持有必要視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措施。因此,本月政策利率和LPR保持不變具有一定合理性。



專家:降準降息仍有空間

每經記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讓廣大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綜合融資成本實實在在下降。


本月LPR報價維持不變,實體經濟融資如何下降?


對此,溫彬表示,雖然本月LPR保持不變,銀行也會按照相關政策要求,繼續(xù)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實現(xiàn)實際融資成本的穩(wěn)中有降。


周茂華也認為,LPR利率維持不變,無礙引導金融機構釋放LPR改革潛力,優(yōu)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尤其是繼續(xù)支持小微、民營企業(yè)、綠色經濟、制造業(yè)重點新興領域,合理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促進投資、消費良性循環(huán)。


周茂華還表示,LPR報價保持不變,對市場影響中性,一方面,LPR保持不變并未改變央行偏積極政策取向,穩(wěn)健貨幣政策精準、靈活應對實體經濟面臨的困難,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并未減弱;另一方面,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久媾c政策面前景對市場繼續(xù)保持友好。


對于的后續(xù)降準、降息預期,周茂華稱,預計降準、降息等工具仍處于工具箱,從趨勢看,內需處于恢復階段,國內部分企業(yè)仍面臨不小挑戰(zhàn),如果后續(xù)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內需恢復不夠理想,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壓力將有所上升。


溫彬認為,未來,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xù)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發(fā)揮總量和結構性政策功能,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jié)。降息和降準仍然具有空間,預計貨幣政策將堅持以我為主、主動作為,根據形勢變化和實體經濟所需,適時實施降息、降準等對穩(wěn)增長有利的政策,同時應對好各種風險沖擊,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


每日經濟新聞